2018年开学至今仅仅两月,机械学院获得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“慧鱼组”竞赛5项一等奖、实物组省级7项一等奖,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冠军、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项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。
机械学院院长曾良才介绍,近年来,机械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推进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相结合,逐步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,形成了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,把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落到实处,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成效。
教学改革:以课堂改革推进人才培养
“产业班”的学生陆梦媛和她的小组成员研究“四杆机构运动仿真”已经两周多了,这是在机械原理的课堂上,侯宇老师布置的课外大作业。
从查找资料到设计计算,再到三维仿真,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外大作业全部依靠学生自己组队完成,不但要机构完整,还要有创新。像这样的创新性教学在机械学院的专业课上并不少见。
机械学院大胆推进课堂改革,采取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,以及多元化的考核方式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教学改革不仅限于此,该院在试点班实行导师制,5名学生配一名导师,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向学生们开放,让老师们带着学生做科研,学生跟着老师做项目,让本科生享受研究生的待遇,极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。
赛事平台:以科技比赛促进创新创业
机械学院2015级学生储谦,负责创新工场的管理运行,“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创新工场,都能看到同学们在各种仪器设备前操作,或者围在电脑前讨论问题。”
改革须有平台支撑,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,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。机械学院2013年建立创新工场以来,按照“建好一个平台,引入大量赛事,推进创新创业”的思路,学生的实验场地越来越大,奖励政策越来越多,给足了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,学生科技创新水平逐年提高。
近三年来,学院以项目驱动创新创业,获“挑战杯”创业大赛、“互联网+”创业大赛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及省部级奖300余项,创立创业公司8家,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。中国教育报刊出了《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让学生成为双创时代的幸运儿》等报道,高度评价该院的创新创业工作。
2009级本科学生李梓响就是创新创业平台下培养出来的佼佼者。他在校期间多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奖,长期跟随唐秋华教授的课题组做项目,在我校硕博连读期间发表了SCI论文11篇,获得了两次博士生国家奖学金。
社会实践:以志愿服务提升学生责任意识
2017年7月,20多支“科技中国实践队”深入全国各地,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启蒙教育,通过智能机器人展示、科学小实验、3D软件教学等,用实际行动促进科技服务向社会延伸。
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,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。机械学院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志愿服务相结合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
三年来,学院共组织60余支队伍深入基层,1000余名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,辐射湖北、山东、新疆、四川等10多个省份,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增强社会责任感。
机械学院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优秀团队,先后与青山区钢花小学、通山县杨芳林小学等4所小学挂牌、签约科技创新启蒙教育,武汉晨报、楚天金报、长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相关报道。
校园文化:以师生交流提升学生专业素养
“筑梦讲堂,筑就你的梦想。”每次开篇,同样的话语,激起同学们不一样的期待。学院资深教授李友荣老师站在第一期“筑梦讲堂”的讲台上,给大一新生介绍“机械是什么?”,引导新生了解专业,热爱专业;伍世虔教授为大二学生讲述“你来大学学什么?”,整场的互动,轻松的氛围,让学生在讲堂中收获颇丰。
筑梦讲堂,不同于任何一场学术报告,它针对两校区办学过程中,低年级学生目标意识不足、专业认识不够等问题开展的讲座。从知名教授到优秀毕业生,从企业导师到社会精英,机械学院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的“筑梦讲堂”持续了两年多,受益学生1000多人。
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理念得以实施的前提和条件。近年来,机械学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大胆尝试,屡出新招。2015年学院开始实施“党建七彩工程——橙光暖心工程”,着力解决师生诉求,切实解决实际困难,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,推进学院科学发展。
在筑梦讲堂的基础上,学院又在低年级本科生中新开办了“教授值班日”,每两周安排一位教授到黄家湖校区交流,加强校区互动,解决学生诉求。在青山校区,学院也针对研究生开办了“月月谈”活动,创造学术交流平台,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。
改革,是学院发展的内动力。机械学院长期以来把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,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尝试,逐渐形成了“课堂改革、科技比赛、志愿服务、校园文化”四位一体,理实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,开创了人才培养新局面。